“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仙侠小说 > 战国:开局一块地 > 第198章 进驻莒城

第198章 进驻莒城 (第1/1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 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 天剑之剑 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 青山有剑客 龙之殇 灵缘剑心 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长生异闻 无名之垢 图腾誓约 抽象修仙:奇葩思路广二缺欢乐多 坠入仙道 妖梦 灵元心经 仙路漫漫之成仙 草莽修仙传 魔手圣刀莽苍行 逍遥尘世子 仙途传奇:修仙家族

穆陵关上,齐军士卒在确认了孟尝君的身份之后,便打开关门,放孟尝君入城。 田文也不废话,立刻清点了库房,重新整编了军队。 登上城墙,放眼望去—— 只见山势崎岖,穆陵关如同一道天堑一般,卡于群山之间,两侧绵延上百里,乃是齐国依山而建的长城防线。 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田文略微放下了心——自己麾下有数万大军,又有如此险关,谅那些楚军也打不进来。 所谓‘穆陵’之名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西周第五代国君周穆王姬满,巡游天下之时来到此地,见山势雄奇、云遮雾绕,不由得心情大为舒畅,便于此地筑造行宫,驻足于此。 历时日久,直至穆王的爱妃盛姬患病而逝,穆王伤悲,将爱妃葬于此山之上,故名穆陵也。 此刻的田文眼见山景雄浑壮丽,也不由得叹一声传言不虚。 “主君,这是山势舆图。”一旁的家老很有眼色,将厚重的羊皮古卷递上。 田文接过古卷,展开细细端详,陷入沉思。 眼前局势已经明朗——熊午良麾下只有一万楚军。 似乎威胁不到穆陵关。 穆陵关在齐军手里,则楚军便无法攻击到即墨郡,更难以对临淄造成有效的威胁。 只要自己守着穆陵关直到济西那边的联军耗尽军粮撤退,济西触子的六十万大军回援,那么此时丢掉的土地都能收复回来。 但是……楚军目前虽只有一万人,但随时有可能增兵! 楚王芈槐那个憨批,在列国之间都很有名—— 那货就是个出名的出尔反尔的南蛮君主。 别看他之前畏惧齐国的赫赫威势,想要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所以没有出动大军——只是给了熊午良一个‘便宜行事’的说法。 但眼下……曲阳侯芈良已经取得了颇大的成果! 整个齐南已沦陷于楚人之手,若再攻破穆陵关……甚至有机会灭了齐国! 楚王芈槐有没有可能怦然心动,一改往日命令?突然征调数以十万计的楚军来援助熊午良? 完全有可能! 所以,危机并没有解除! 穆陵关虽然险要,但是田文却没有信心能在几十万楚军的围攻中守住此关。 颦眉良久,田文长舒一口气,似乎下了什么决定。 “备车!”田文冲着家老吩咐道。 家老摸不着头脑,迷迷糊糊地问了一句:“备车?主君要去哪儿?” 田文语出惊人:“我要去莒城!见一见熊午良!” …… 熊午良立于战车之上,凝视眼前规模宏大的城池。 按周礼——诸侯国的城池是有规制的,并不是想造多大就能造多大。 但是自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的权威日渐式微,曾经的那些天子定下的规矩也都名存实亡。 眼前的【莒城】,甚至并不是齐国王都,但从规模上看,却不小于天子王都洛阳! 恢弘的城墙,绵延数里。 城墙高大,皆为砖石所砌。 只能说齐国人是真滴富! 此刻,这座宏大的城池已经为芍虎的三千先锋军所夺——黄底红字的楚国旗帜,正在城墙上飘扬。 芍虎亲自出城,冲着熊午良一躬身:“主君,末将幸不辱命!已经夺下此城!” 熊午良点点头,以示嘉奖,然后大手一挥:“进城!” 齐军败得突然、楚军来得突然——城中的齐国平民在反应过来之前,芍虎已经疾速飙至,飞夺了守备兵力严重不足的城池。 这些平民都来不及逃跑。 此时他们躲在家里,用重物掩住门窗,揣揣不安地从门窗缝隙中探出一只只惶恐的眼睛。 街道上,黄色衣甲的楚军将士按着剑趾高气昂,一副征服者气派。 齐楚交恶新仇旧恨,能追溯几百年——莒城,这座齐国南部的重镇大城,第一次被楚人攻克! 楚军的士气之高昂、神态之傲然可想而知(诸位可以脑补一下希皮笑脸小胡子在巴黎铁塔的世界名画)。 “躲起来。” “嘘,不要出声……”齐国人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男子们满脸惶恐,手里抓着棍棒躲在门后。 年轻的少妇、女子都在轻轻抽泣…… 孩童们瞪着无知又惊恐的眼睛,打量着乱象。 楚国人是什么?那都是恶魔啊! 那是一个曾经自诩为‘南蛮’,且不以为耻的国家! 更别说去岁齐军踏入楚国境内,是怎样一副烧杀抢掠……可想而知,楚国人凭什么会仁慈?肯定会变本加厉地报复! 天呐! 莒城人也知道楚国人跟着五国联军一齐进兵的消息……但他们从来没放在心里——听说楚国人的兵力很少,连【武阳】都打不下来,更别说莒城了。 他们曾经做梦也没有想到,莒城竟然会被敌军所破! “快看那个人,一定就是楚国的那个人!” “曲阳侯!?” “杀人如麻的那个人!”齐国人躲在门窗后面,惊恐地窃窃私语。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深渊 唐世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