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仙侠小说 > 战国:开局一块地 > 第237章 得胜班师

第237章 得胜班师 (第1/1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 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 天剑之剑 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 青山有剑客 龙之殇 灵缘剑心 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长生异闻 无名之垢 图腾誓约 抽象修仙:奇葩思路广二缺欢乐多 坠入仙道 妖梦 灵元心经 仙路漫漫之成仙 草莽修仙传 魔手圣刀莽苍行 逍遥尘世子 仙途传奇:修仙家族

黄武嘿嘿一笑,脸上颇有几分自得,表功似的说道—— “回禀主君——当初此人活着的时候,谈吐不凡,颇有见识,想必是楚国的高官。” “如今他身死于宋地,家里人肯定想把他的尸体带回去安葬。” “属下便放出风声,然后暗中设伏,果然抓了十几个来偷尸体的蠢货……如今正在审讯,可惜至今还没审出来什么线索。” 熊午良精神一振:“带我去看看。” 黄武将熊午良引入一间地牢,这里光线昏暗,鼻子里满是腐烂的枯草味儿,墙上还有斑驳的血迹。 十几个俘虏都被分隔在不同的牢房,一路巡视过去,他们身上无不血迹斑斑……显然,青羽卫下手不轻。 黄武有些尴尬地笑笑:“这个……都是死士,实在不好审。” “前些天看管疏忽,还自杀了两个。” 熊午良眉毛一挑,突然笑了:“明天换黑羽卫来审。” “黑羽卫和青羽卫,以十二个时辰为轮回,交替来审。” “我看看谁能审出口供。” 傻孩子们,卷起来吧。 …… 熊午良的奸计显然很有效果,两三天之后,阴喻的黑羽卫便审出了第一份口供……也不知道这阴狠的书生是用了什么手段,反正呈上来的口供带着大片的血迹,阴喻的手指缝里全是暗红色的肉泥。 熊午良接过口供搭眼一看,冷笑起来。 果然,这十几条汉子都是昭氏家奴! 那具尸体的身份更为惊人——据说是昭雎的嫡长子、楚国的前任左尹昭鼠。 也是,放眼整个楚国,能有如此见地又有如此胆量的政敌,也就老昭雎一人了。 熊午良并不怀疑这份口供的真假……但是这一份严刑逼供出来的口供、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显然不足以作为扳倒昭雎的证据。 熊午良心念电转,嘴角突然荡漾开一抹笑意,缓缓吐出两个字:“班师。” …… 七万楚军浩浩荡荡,班师回国。 这一次征战耗时良久——从熊午良第一次借道宋国攻伐齐南;再到宋国背刺、海上大战歼灭莱州水师;再到攻灭宋国,最后再一次攻略齐南…… 足足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 战功也颇为显赫—— 齐南大战,歼灭齐军六万; 海上作战,全歼齐国莱州水师; 灭宋符离塞之战,以‘天火’之利,击溃宋军八万,乘胜追击覆灭宋国; 再攻齐南,武城一战斩首、生俘齐军两万,击溃蒙山齐军六万,然后再夺整个齐南地区,有力地策应了济水战场的大捷。 总而言之——战功卓着、声威赫赫! 出战的军卒,无论是一万曲阳新军,还是六万戍卒,一个个全都喜笑颜开。 他们仅仅只付出了微小的伤亡,却取得了极大的战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捞到了大量的战利品。 宋国、齐国,可都是天下闻名的殷富国度。 盆满钵满呐! 这样一支大军班师,自然是一路意气风发,兵雄马壮耀武扬威。 熊午良令芍虎带着一万新军直接回封地,将召滑和亲兵营留在了身边,领着六万军卒直奔郢都方向。 进入【云梦泽】地界,熊午良交出兵符,将六万戍卒暂时驻扎在云梦大营——就算再得楚怀王的信任,他也当然不会被允许带着六万全副武装的军队径直回王都。 熊午良身边仅带着一众将军,还有在历次战役中立下大功的一些百长、什长直奔郢都,途中得到了郢都人民英雄一般的礼遇—— “曲阳侯万胜!楚军万胜!” “大楚万岁!” “大王万岁!” …… 郢都人夹道欢迎,发自内心地高声欢呼。 “哪个是熊午良?” “就是那个,青铜轺车上站着的那个!” “嘶……居然如此年轻……看上去还白白净净的。” “人不可貌相——这可是数次大战都未曾一败的悍将……你听说过他召唤出来的‘天火’吗?” “听说去年的垂沙大战,虽然名义上是太子横挂帅,但是胜仗其实全是曲阳侯打得——太子只是旁观罢了。” “竟有此事?” 也有情窦初开的少女犯了花痴,满眼星星:“好帅!” “曲阳侯居然这么年轻,还以为是个老头子呢。” “也不知婚配了没有?” 立刻有人泼凉水吓唬道:“曲阳侯于齐南之战,一战剁下了六万颗首级,知道是什么概念吗?摞起来得有小山一般高,吓死你们这帮怀春的婆娘。” 太子芈横奉王命,亲自出城来迎,耳听郢都人热烈地讨论着熊午良几次大战的经过、战果……不由得心里酸涩。 如今,自己这个王弟真可谓是一鸣惊人了。 再也不是当初那个需要自己罩着的小纨绔了。 难道,我真的不如他? 不甘心!不甘心啊! “王弟再创煌煌战功,为兄甚是欣喜啊。”太子冲着跳下青铜轺车的熊午良微微一拱手,有些干巴巴地说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深渊 唐世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