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仙侠小说 > 战国:开局一块地 > 第587章 好人不长命,芈良遗千年

第587章 好人不长命,芈良遗千年 (第1/1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 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 天剑之剑 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 青山有剑客 龙之殇 灵缘剑心 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长生异闻 无名之垢 图腾誓约 抽象修仙:奇葩思路广二缺欢乐多 坠入仙道 妖梦 灵元心经 仙路漫漫之成仙 草莽修仙传 魔手圣刀莽苍行 逍遥尘世子 仙途传奇:修仙家族

家奴一声汇报,厅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熊午良回来了! 任凭大家刚才嘲笑得再怎么欢实——可等到真要面对这位大名鼎鼎曲阳侯的时候,一股无形的压力,还是笼罩在所有人心头…… 只恨此獠没有死在越国!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啊。 芈良小儿这个该死的祸害,又回郢都来祸害咱们老功臣部族了。 就连刚才骂得最开心的景充,此刻也有点脸色发白。 熊午良,威名太甚! 唯有昭雎倒还脸色如常,见众人士气低迷,立刻清了清嗓子,冷哼一声:“诸位,难道怕了不成?” 景充脸色难看,但嘴里仍然不服软:“一个黄口孺子,毛还没长齐,侥幸打了几场胜仗罢了,也想教我等怕他?可笑……老国师未免太看不起人了。” 昭雎微微一笑:“如此便好。” “二三子只消记得——我等团结一致,不要被那厮离间……便攻不可破!” “当初新王刚即位时,芈良小儿曾虚情假意地对大家郑重承诺——不会变法。尔等可还记得?” “这说明——那小儿也着实畏惧我等团结起来的力量!” “各位听好了——我昭氏一族,始终与大家同进退!” “如违此誓,天人共戮之。” 在昭雎一连串赌咒画押的鼓舞下,一众老贵族的士气终于才有所好转……毕竟熊午良的名字,实在太踏马吓人辣! 不过老国师昭雎说得对! 一箭折,百箭坚。 团结一致,他便无计可施! “我等誓与变法派斗争到底!”众贵族齐刷刷哄嗡一声,脸色也纷纷好转起来。 “芈良小儿,休想分化我等老贵族!” “无耻芈良,贵族之耻——我等老贵族,迟早要他付出惨重的代价!” …… 话说熊午良麾下大军直抵郢都,各部井然有序地接受了郢都国人的夹道欢迎,然后在城外驻扎。 曲阳新军的三个千人队,连同小黑统领的八百亲兵营一起,护送熊午良进入郢都城。 按以往的规矩来说,外来的封君带兵进入王都,简直是泼天的罪行……但熊午良深知楚国老贵族们的疯狂程度,吴起的殷鉴不远,慎之慎之。 以咱们曲阳侯的惜命程度,自然要全副武装地进城。 而且精悍武士们大张旗鼓,有利于震慑宵小。 于是,三千甲士兵甲赫赫,拱卫在外。八百亲兵营手持盾戈,列成方阵,将熊午良的青铜轺车护在中间——如是进城。 “曲阳侯万胜!大楚万胜!” “军神万岁!” “啊啊啊好帅握草……” 熊午良对着围观群众一一微笑拱手,然后对着驾车的小黑低声吩咐一声,小黑点头会意,驱车直奔屈原的住所…… …… 屈原所住的,乃是屈氏一族在郢都城内拥有的一间宅邸。 府邸所处的地段还可以,但综合看来,这府邸也远远说不上好——整座宅邸显得有点旧了,而且占地面积也不大。须知熊午良如今在楚国只手遮天,而屈原是曲阳侯面前炙手可热的红人,住在这样一间稍显破旧的老宅邸,显然…… 熊午良双眼微微一眯,隐约间感觉有点不对。 召滑轻哼一声:“看来在屈氏内部,对于屈原的意见也不少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熊午良的政治智慧不高,但好在身边有召滑这样洞察人心的导师指点迷津…… 和昭氏、景氏相比——屈氏虽同为楚国三大最有实力世族之一,但与熊午良之间的关系,却显得更暧昧一些。 毕竟,有屈原这么一层关系。 回想一下——在之前的淮南救灾中,熊午良一度为钱粮发愁,也是屈氏以身入局,坑了其他贵族一手,使得熊午良在拍卖会上狠狠挣了一笔横财。 借着屈原的契机效忠掌权者,对屈氏来说是很有利的。 但是,现在这个掌权者的意图很明显——要变法。 屈氏内部原本便非铁板一块,如今扎扎实实的利益又摆在面前,对熊午良和屈原那一套的反对声音,肯定就变大了。 从屈原现在居住的这间府邸,便得见一二。 熊午良轻叹一口气:“走。” 话说芍虎对‘进驻郢都’已经不陌生了——三千曲阳新军早已以百人队或者几个百人队为单位,分别接管了国库、粮库、武库、城墙、王宫等重地。 现在跟在熊午良身边的,仅剩八百亲兵营。 小黑持着令旗一声令下,亲兵营训练有素地守在府邸外面,仅有一个百人队护着熊午良,通禀了门房之后,便进入屈原府中。 …… 在门房的引领下,熊午良和小黑来到书房坐定。 按道理来说,只要是老世族的府邸,对熊午良来说都不太安全——即便是屈氏也不例外。 但熊午良却很淡定。 除了明面上的小黑和一百个全副武装的亲兵保护自己之外,暗地里还有青羽卫和黑羽卫在呢。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深渊 唐世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