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仙侠小说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番外第67章 黄金带来的底气

番外第67章 黄金带来的底气 (第3/4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镇天鼎 凡人破天 我在修仙界读小说 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 国战:万古长夜 全女神豪客团 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 水洛蓝冷钰 进入宗门后,我开始摆烂 创世彩戏师 道君?那不是做梦就成? 从妖武世界开始的位面远征 女尊:昏庸女帝的阶下囚 修仙,我的灵田能升级 凡人修仙:这个法修很会拉扯 锻刀阁:我的锻造术自动满级? 道门尊者 乱世宿命思念如风 三山阙 我有一尊青铜小鼎

、又是为皇帝好的权力,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权力大了,就会取而代之,权力小了,又没用。

也就李素、诸葛亮这两代可以绝对信任,将来可怎么办呢。

李素看了刘备的反应,就知道刘备理解错了,这便给他细细分说解释:“陛下不必多虑。臣所言‘黄金权利凭证’,并不是之前的国债抄引那类东西。

抄引之类,虽然有面额,也有朝廷商税抵扣权作为最后的兑现保证,但毕竟还是会超发的。印多了之后,商人们说不定不知道要十年还是二十年后、才能进到足够多的官办专营货物,来用完这些抄引。

臣所言的黄金权利凭证,则绝不超发,是有多少黄金,就印发多少,要有严格编号。比如某年朝廷统计,扶桑产金总计一千五百汉斤,那就铸三百枚五汉斤重的金铤,每枚官定价格假设为一百斤白银,或者一百万钱。”

李素这里说的时候,把黄金的价格又定得高了一点。汉朝一开始一两斤只有一万钱,李素现在直接拔高到两万钱,其实有点盘剥。

但他和刘备也都是见识过桓灵时器实际金钱比价的,当时黑市价确实是已经一万六一万七换一两了,远远超过一万,反而是更接近两万。李素这次强行定了,也就是给个痛快。

另外,至于金和银的比例,后世中原王朝虽然有过金银一比四的时代,但那些币制都会很快崩溃的,下场就是黄金普遍被窖藏。

至少要定到一比十,才能维持住,避免黄金大量退出流通。等后来近代资本注意国家施行“金本位”,白银失去货币属性后,19世纪时银一度跌到14~17倍重量换1倍金的程度。

到了当代,黄金300多块一克,白银还不到十块,能差五十倍了。这就是国家掌握黄金储备、制造黄金稀缺的威力了。

所以,李素把金银也定在二十倍、只要能控制住金,绝对是没问题的。

刘备对这个定价比例没什么想说的,他只是不太理解李素说的“黄金凭证要编号防止超发”,所以让李素深入解释一下。

李素也不藏掖,尽量说得通俗易懂一些。

原来他的设想,其实就跟现代的“纸黄金”差不多,前面说的“章武二十三年铸五斤金铤三百枚”,那就从001到300编号,印发三百张防伪凭证,而且是分两次印刷的。

第一次印刷印的是底纹表格,第二次印的才是填的内容,也就是年号和编号这些数字。

过去的抄引国债是没编号的,以后的纸黄金则是跟人民币一样有编号的。对应到雒阳皇宫金库里具体哪一间哪一块。

这样设计的编号凭证,也不怕伪造,因为朝廷那里也是有一套留底账目的,某年铸造的某号到某号金铤,是在何时何地赏赐给了某某大臣,或者因为某项政府采购支付给了哪个富商。

将来别人拿着这张凭证来兑现的时候,如果不是当初的原始权利人,而是经过流通的,那就得流好一系列流转凭证,比如交易合同。

这东西流通上是非常不便的,只有非常大宗的交易才会用到。不过其“自带流转凭证”的特性,倒是比汇票还安全了,甚至有点像比特币,天然带一个账本,从这个币诞生之日起被多少人拿过都有痕迹。

当然,朝廷留下的账,也不会经常被查,如果没有出现伪造、争议,那就不用查了。这是一个“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不告不理。

出现纠纷时,比如市面上出现了两张编号一样的凭证,那肯定有一张是伪造的。这时候才需要朝廷公权力出面,审清缘由,查出哪个是伪造的。

刘备想了想,觉得倒是靠谱一些,但他还是不信这东西能严格执行:“那富商和豪强世家不相信怎么办?”

李素:“朝廷可以立法,在南宫外辟出场地专门为天下金库。每一年铸的黄金单独一间库房存放,不得混淆。铸造金铤时就要铸上年号、编号,而且封存时要封条完备、盖上玺印。

民间富商世家有得到大笔纸黄金的,觉得不放心,可以付一笔手续费,请求查验,那就能看到他家理论上拥有的黄金了。这笔手续费,就当是重新封存的工本,就按照查询金额的百分之一收取好了。

如果愿意再支付一笔火耗,还能当众在官员多方监督下剪开、烧熔金铤查验真伪。火耗要多收一些,毕竟毁坏了金铤后要重新熔铸,就按照百分之五收取。如果要省事,收一成也行。

另外,为了显示朝廷的大度和底气,可以给他们一点甜头。比如一旦持有国库纸黄金的权利人来查验自己的券有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