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仙侠小说 > 扬波万里 > 第65章 合兵一处

第65章 合兵一处 (第2/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 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 天剑之剑 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 青山有剑客 龙之殇 灵缘剑心 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长生异闻 无名之垢 图腾誓约 抽象修仙:奇葩思路广二缺欢乐多 坠入仙道 妖梦 灵元心经 仙路漫漫之成仙 草莽修仙传 魔手圣刀莽苍行 逍遥尘世子 仙途传奇:修仙家族

两轮火炮砸下去,力挽狂澜再建功!

怀毅在马上注视着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刚才在抢夺战礼品时,东江兵并没有,上这边抢夺。因为是怀毅救了他们。郭铁还在统计各种缴获与损失。怀毅突然命令:王虎带137名骑兵与毛承禄的东江骑兵,立即展开对鞑子逃兵的追杀,并接应毛文龙总兵。王虎接到命令,顿时一愣,但他立刻就执行起来。毛承禄此时向怀毅这边走来,他正准备向怀毅表示感谢,突然听到怀毅的命令,他也是一愣,他与怀毅互不同属,而且他的官衔要比怀毅高。但是反应过来后,他仍然执行了怀毅的命令,率领骑兵立刻对鞑子的逃兵展开追杀。临走前,命令东江士兵听从怀毅的命令,若有敢违抗者,斩!

其实现在的东江兵,!对救了自己的怀毅并不反感。相反,他们对毛承禄倒是有点意见。正是因为毛承禄的不管不顾,才让他们3000多士兵,陷入鞑子的重围。而拯救他们的正是,怀毅领来的登州兵。所以他们对怀毅领导自己并不反感。

两刻钟后,郭铁向怀毅汇报了统计结果:共斩杀鞑253人,汉人鞑子415人。缴获战马76匹。缴获各种兵器700余把。自己这边阵亡的有25人,受伤的有47人!张刚左臂受了轻伤。余承祖前胸中了两箭,所幸并未伤在要害。怀毅骑着马上听完,郭铁的汇报后说道:余承祖带伤兵留在这里,照看阵亡的兄弟遗体,并看守缴获!汉人鞑子的脑袋全扔了,所有兄弟立刻组成方阵,等待命令!郭铁立刻答道:遵命大人!

怀毅下完命令后,骑着马来到东江兵面前,他高声喊道:众位东江兄弟,你们辛苦了!毛大帅还没有救出来,所以咱们还要继续前进,现在本官命令:受伤的官兵将阵亡的将士遗体全部集中,你们就留在这里照看他们的遗体!未受伤的士兵,盾牌手加入张刚千户的盾牌刀手队列,长枪兵加入刘建千户的队列,火枪兵加入张东百户的队列。咱们两家合兵一处,本官带着你们去将鞑子干掉,带着你们去杀敌立功,带着你们去救斗山毛大帅。我大明威武,我大名万胜!一众东江兵也跟着高喊到:大明威武,大明万胜!然后怀毅下令两方人马合而为一!东江众将也知道自己单打独斗,弄不好会吃亏,合兵一处还能增加生存的几率,所以众人没有反对。

东江兵听完,立刻高喊道:遵命大人!接着就连成了片,众人高喊道:遵命大人!两方人马在一刻钟内合兵一处。还一的兵力瞬间也增长到3800多人!有人说不对呀,怀毅自己有2400多人,再加上东江兵毛承禄的3000多人,怎么说也应该有5000多人呢?可是刚才王虎和毛承禄就带着500多骑兵前去追杀,鞑子的逃兵。 再就是战死的和受伤的士兵,也要去掉一大部分。所以现在只剩下3800多人了。

怀毅见和并一起后,没有发生什么骚乱,立刻下令到:扎住队形,平稳逐步推进,现在向前方前进。整个方队开始一步一步的向前方推进。走了二里多路,路上隔三差五的就碰上许多鞑子的死尸,不管是女人鞑子还是汉人鞑子,还是蒙古鞑子都有!又走了一里多路后,众人听到了喊杀声。前方的毛文龙已经与王虎和毛承禄等人合兵一处,毛文龙见到有援兵来了,就大喊道:兄弟们,援兵来了,咱们有救了!刚才还垂死挣扎的东江士兵,立刻满血复活。

而鞑子一方却陷入了苦战!因为前面的鞑子主将穆哈连竟然战死了,这对现在作为主帅的萨哈廉来说,简直是沉重的打击。这里要交代一下:萨哈廉,穆哈连是两个人,从名字上看就不一样,众位读者不要把他当成一个人。更为不可接受的事,自己手下的女真勇士们,竟然被500汉族尼堪,给追杀到了这里。这简直就是对他最大的侮辱!还不等他下令予以拦截,这500人竟然直接冲入阵中,与毛文龙兵合一处。萨哈廉顿时火冒三丈,连砍了四五个逃回来的牛录章京。

发过一顿火的萨哈廉,立刻将这残兵败将,投入到对毛文龙的围歼中。说什么他也要赶在救兵,来到之前干掉毛文龙!不然,他的脸可就丢大了。可是毛文龙等东江兵见援兵来了,士气顿时提上来了,他们的抵抗更加激烈了,让正在观战的萨哈廉头疼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陷入到苦战之中。早知如此,他就不搞什么围点打援了,直接灭掉毛文龙多好。现在他是进退两难,如果现在他退回去,皇太极绝对饶不了他。所以现在他只能全力死战,力争援兵赶到之前斩杀掉毛文龙!这正是:

两方合兵救文龙,主将砸成肉泥松。

主帅怒斩五牛录,怒气滔天目赤红!

预知后事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深渊 唐世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