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仙侠小说 > 扬波万里 > 第125章 进宫辞行

第125章 进宫辞行 (第2/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 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 天剑之剑 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 青山有剑客 龙之殇 灵缘剑心 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长生异闻 无名之垢 图腾誓约 抽象修仙:奇葩思路广二缺欢乐多 坠入仙道 妖梦 灵元心经 仙路漫漫之成仙 草莽修仙传 魔手圣刀莽苍行 逍遥尘世子 仙途传奇:修仙家族

再也没有任何人汇报其他的事情。崇祯见状,也是见好就收。立刻给刘克敬使了个颜色,刘克敬也高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然后众人跪拜皇帝崇祯,早朝散了。

皇帝崇祯散了早朝后,回到了后宫之中。正与自己的皇后,说着年轻夫妻之间的悄悄话,这时王承恩来报,骠骑将军戚怀毅进官辞行!崇祯听完后略微思索一下,然后开口说道:让他到武英殿见驾!王承恩听完,便退了出去。崇祯也与皇后道别,赶到了武英殿。

怀毅通过层层护卫后,来到武英殿这里,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武英殿!上一次是崇祯首次召见自己时,而这一次是自己向崇祯辞行,要准备返回山东登州了!更重要的是,向崇祯讨要那剩余的五万两银子的军饷!

大礼参拜后,怀毅被崇祯亲手扶起,并赐了座位,坐在那里。崇祯并没有就孙之獬的死一事来为难怀毅,而是对怀毅重建戚家军之事颇为关心。君臣二人说了半个时辰后,怀毅见崇祯兴致仍然颇为旺盛,但是他的时间并不是,十分充分。毕竟天气越来越冷,再冷海面上一结冻,恐怕陈登戚莱他们也要跟自己从陆路返回山东登莱了。为此怀毅开口说道:皇上,您早先答应过的,每年拨给戚家军,十万两银子作为军饷!不知皇上是否记得?

崇祯听完后笑了笑,说道:这事朕记的,此事朕已经跟户部尚书倪元璐说过,十万两银子,由户部付五万里,剩余的五万里从朕的内币中出。不过戚爱卿啊!这临近年关,朕确实拿不出这五万两银子来。这样吧!朕交给你二万两银子的火药,二万两银子的甲胄兵器及衣服,鞋,袜等,另外再付你一万两银子的现银!戚爱卿,你看这样子,你意下如何啊?

怀毅听完崇祯的安排,顿时傻了眼!不过他立刻反应过来后,抱拳说道:回禀皇上,此事臣同意!不过还请皇上同意,再拨给我戚家军二千工匠!

皇帝崇祯见自己亲封的骠骑将军戚怀毅,如此识大体。心中大为高兴,立刻哈哈大笑,说道:好,这件事情朕准了,不就是在加二千工匠吗?朕准了!反正这些工匠们,在京城也无所事事。还不如到你戚家军,去给你铸造火枪火炮来的实在!

皇帝崇祯因为年轻,答应了怀毅的请求。可是这要是碰上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二人,不但不会同意怀毅的要求,甚至会立刻下令将怀毅以谋反罪处斩!为何?因为这些工匠他们打造的兵器,不论是投石机也好,还是火枪火炮也好,这都属于军备器械!这种东西普通将领只能向朝廷和兵部申领,而不能自己擅自制造!必须征得皇上及首辅,次辅等辅政大臣的同意。以及户部,兵部的同意才行!当然,制造也不能大面积制造。毕竟这地方上的条件简陋,不如京城的条件,施展的开来!所以还是要说崇祯皇帝年轻,他这帝王心术用的更是生疏的很,眼光也看的没有那么长远!这当然与他所受的教育有关,因为他并非是储君人选,而是匆忙上位的!当然了,请旨后打造就另当别论了!戚继光就是请旨后,自己打造火器兵器地!

怀毅与皇帝崇祯,又聊了重建戚家军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以及营房的自建一事。怀毅使出了浑身十八般武艺,终于让皇帝崇祯打消疑惑!这事还是从崇祯皇上登基到现在没有过的事,可见崇祯对怀毅的喜欢!最后崇祯皇帝重申,封怀毅为骠骑将军的意思:就是不要让怀毅忘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

崇祯派王承恩会同怀毅,一同前往兵部,去领取二万两银子的火药及二万两银子的甲胄兵器,衣服鞋袜等各种军事物资!当然怀毅也领了整整一万两银子,先行押回了自己的将军府!

一直忙活到晚上,火药及兵器,衣服鞋袜等军事物资才全部卸完!这里要交代一下,自从天启爆炸发生后,这火药火器等均搬到城外安置!所以怀毅随着户部的人,来到了城外,将火药等物资清点完毕后,随着太监王承恩再次回到城中。来到兵部仓库中中领取了二万两银子的铠甲兵器,衣服等物资!

怀毅将这些物资全部运回了将军府!这一下,将军府顿时变得满满当当的!当天晚上,李金勇也安排了人手增加了巡逻的力度!怀毅从这武器中抽查了几把后,看过后放下摇摇了头,回到了自己的房中。怀毅为何是这般模样,主要原因是现在兵部,下发的这些武器弹药以及盔甲等是没有一件合格的!

原先的火器制式重量都差不多,可是现在的竟然差了一两斤,所以怀毅才十分生气!这种武器用到战场上,不用杀伤敌人,自己就先炸膛,把自己给放倒了,这如何能够食用?不过考虑再三后,怀毅没有安排将这些物资返还给崇祯,毕竟这些东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深渊 唐世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