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玄幻魔法 >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 第81章 侯景:收复河南

第81章 侯景:收复河南 (第2/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玄幻:身为管家的我是大道之子? 夺舍反派老祖后,天命女主求放过 玄幻:开局冥婚,没练气就死了? 僵约:开局尸王,去抱马丹娜大腿 烽火仙途 开局山寨小喽啰 盖世神尊 饱食终日,加点修仙 御兽:人在修真界,养妖成仙 玄幻:天帝又怎样?还不是要来求 电客之异界纵横 出道入释 白狐之醉卧双王怀 仙塔修仙 新说西游 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 被一个男鬼盯上了怎么办 我的死鬼老公还阳了+番外 山海孤月 异世之无极战神

彦。

薛修义跟长孙子彦在十年前曾经打过交道,当时薛修义在河东造反支持萧宝寅,长孙子彦跟着老爹长孙稚过来平叛。那次是在杨侃的计策之下,薛修义的部下被瓦解,不得已只好投降。虽然没有直接交过手,但他也知道长孙子彦是个猛将,需要认真对付。

没想到长孙子彦还在路上,封延之那边先出了岔子。

封延之已经吓破胆了,他根本不相信小小的晋州城能够挡住西魏的大军。与其等着城破被抓,不如提前跑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于是他连招呼都没打,带着家属和亲信直接弃城北逃。

薛修义气坏了,大敌当前,指挥官先跑了,这后面的仗还怎么打。他赶紧起身去追,终于在洪洞县追上了封延之。结果不管他怎么劝,封延之死活就是不肯回去。

薛修义一想算了,这种菜鸟不回去也好,省得添乱拖后腿。于是他不再劝了,回到晋州继续组织防守。

可是如何守城是个难题。晋州城里守军人数太少,州城也实在太破,城墙城门都年久失修,到处是漏洞,根本没法守。

眼看长孙子彦的大军就要杀到城下了,薛修义最后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搏,他把守军分成小队埋伏在街巷之中,之后下令大开城门,看长孙子彦敢不敢进城。

这是一个半真半假的空城计。如果长孙子彦跟司马懿一样主动退兵最好,如果他真敢进城,那大不了就直接拼命打巷战,守军对城内的地形比较熟悉,获胜的把握比直接守城还要大一些。

空城计的效果很理想,长孙子彦搞不清楚晋州的虚实,最终没敢进城,犹豫了一下直接退兵了。

高欢得知薛修义守住了晋州,非常高兴,当即任命他为正式的晋州刺史。对于封延之等人的临阵逃跑行为,高欢也觉得实在没法容忍,他下令把相关人等统统抓起来咔嚓掉以儆效尤,只有封延之因为是封隆之的弟弟,勉强逃过一死。

巩固住晋州之后,高欢又派大都督贺拔仁出兵攻打晋州西面的南汾州。

西魏的南汾州刺史是韦子粲,跟他一起守城的还有他的弟弟镇城都督韦道谐。两人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没挡住贺拔仁的进攻,城陷之后双双被俘。韦子粲很没骨气,被押送晋阳之后直接投降了。

韦子粲也是京兆韦氏的子弟,他在前面打仗,一家老小还都留在长安。宇文泰对待叛将可比高欢狠多了,高欢基本上只是把相关家属软禁起来而已,不得已才处理几个主要的,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胄现在还关在晋阳没有杀。但宇文泰得知韦子粲不肯为国死节,直接下令把韦子粲的子侄亲属阖家百口全部杀光,一个都不留。韦子粲的弟弟韦子爽侥幸逃到洛阳避祸,后来遇到大赦以为没事了,结果露头之后还是被抓起来处死。

慈不掌兵,狠也有狠的好处,从此之后,关中的将领没人再敢随便投降。

在南路顶住西魏进攻势头的是东荆州刺史慕容俨。

慕容俨是十六国时期前燕武宣帝慕容廆的后人,容貌出众,喜好兵法。他在北魏末年一直在荆州附近跟南梁作战,尔朱氏败亡之后才归顺高欢。高欢对他也非常照顾,先是任命他为安东将军兼五城郡太守,结果慕容俨自视甚高,见到顶头上司东雍州刺史潘乐不肯跪拜。高欢得知之后,干脆把潘乐调回朝内,直接让慕容俨当东雍州刺史,前段时间又派他过来驻守东荆州。

这次西魏南路大军出武关攻打三荆,东魏的荆州刺史王则抵挡不住,直接弃城逃到南梁。西魏部队继续东进,打算顺势拿下东荆州。

当时河南的诸多州郡也都投降了西魏,东荆州三面受敌,已是一座孤城,但慕容俨依旧顽强坚守,始终没让西魏部队再前进半步。等到年底的时候,慕容俨趁着敌人松懈的机会出城偷袭,大破敌军,最终保住了东荆州。

此外,高敖曹的四弟高季式也挺身而出,担当起清剿境内叛乱的重任。

高敖曹在年初攻打上洛受伤之后,高欢为了安慰他,破格任命高季式担当济州刺史。此时高季式虽然只有二十一岁,但他自幼受两个哥哥的影响,年轻气盛,做事勇往直前。他刚到任就得知附近有一伙贼寇在山东地区流窜作乱,因为涉及到齐兖青徐等多个州,历任刺史顾忌一些政治上的忌讳和风险,剿匪不坚决,导致匪患持续了很多年。高季式不信邪,直接领兵穷追猛打,对方跑到哪儿就追到哪儿,没多久就把这帮贼寇全部消灭干净。

这次虽然济州没有出现叛乱,但高季式觉得对于周边州郡的叛乱也不能袖手旁观,尤其是濮阳郡杜灵椿和阳平郡路文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我混过的日子 1558年的天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