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影视世界梦游记 > 第一零二九章 扬州王言,问诸君好

第一零二九章 扬州王言,问诸君好 (第2/4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被娘亲读心后,天天看戏宅斗好刺激 如懿传之娘娘她绝地求生 和因陀罗一起旅行 心动一刻值千金 新婚后,植物人老公被我亲醒 满门忠烈!重生嫡女杀疯金銮殿 重生之我在虐文当丫鬟 臣妻娇俏,惹上偏执太子逃不掉 王爷要休妻,我搬空王府另谋高嫁 天道酬勤:我在忍界掀起赤色革命 我岳父是朱元璋 名柯:橘子味的盛夏 长公主色胆包天,禁欲帝君一次沦陷 赫奇帕奇的秘密:美食魔法 水浒卧底 公主的坏心思 从今天开始当纸片人 从人血馒头到无限 穿越明朝当暴君 一人:曝光显眼事件,跪求别说了

此开始说起他的回答。必要将他的理论、主张说出来,吸引一些拥趸,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当然因为他年轻,以及没有完善理论,士子们都是以一种审视的眼光来看他提出的主张,而不是以对学问的追求,这其中的差距可就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种新的学说,发展的总很缓慢。因为最先要争取的,就是同龄人的认同乃至追随。想要征服上层阶级的领导者,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大佬包袱太重,绝大多数都会仗着年岁、资历来否定旁人,甚至动手打压。何况这还是道统之争,是真的你死我活。

另外一方面,肯定也是因为没有人提出一种学说的时候,就已经很完善了。往往一种学说,一家学派,都要先萌芽,再由传承下去的人来发扬光大,不断的完善理论基础。

就好像儒家传承至今,就是因为领头的大佬,不断的吸收别家精粹,积极向统治者靠拢,这才有了儒家的昌盛。

但到了王言这里又不一样,他的学说在提出来的时候,就是完整的。只不过是没有完整展示出来,留足了以后的空间。…。。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提出来的学说是具有先进性的,但凡听进去一些,回去没事儿自己想一想,都得琢磨琢磨,王言说的对啊~

他们会自觉的帮助王言扩散学说,给王言提高影响力。

不仅仅如此,王言已经开始着手书写自己的学问心得,没事儿就放一本出去,让士子们看一看。而后再吸引一些各个山头的大佬下场打压,那时候大家开始论道。由此,大宋便是掀起了一场新的思潮运动。

先从文学角度着手,掀起一场学术上的运动,而后由虚入实,影响社会,及至彻底的改变、颠覆社会,这才是王言最终目的所在。

谁阻挡了他的变革,就办谁。可以说,造反是注定了的。

他的改革成果,哪怕是自己坐江山的王氏皇朝,尚不能保证后辈子孙是否能有力的维护。何况他还要自己头顶个爹,戴着镣铐跳舞,改革到了一定程度,人家动不动就要卸磨杀驴。

不把老赵家踹下去,怎么改革都是饮鸩止渴,根本性的东西是改不了的。因为一旦当他动了那些东西,就是他身死族灭之时。但是大宋确实强盛了,国祚再添二百年。

于是大宋君臣欢欢乐乐,开开心心,一点点的又崩坏到以前的样子,及至维持不住,国破家亡。于是后世史书上,有了王言的名字,在记载中,他是一代力挽天倾的牛人,人们批判着大宋君臣,批判着王言难改封建的愚忠,又可惜着他经天纬地,光耀千古的卓绝才华,不该死心塌地的给老赵家卖命……

历史就是这么一个轮回。

“这就是汴京啊,真大啊,人在城里怕是要走丢了去……”小栋梁站的笔直,还要垫着脚,看着远处宏伟的巨大城市。

“好看吗?”

王言双手拢在袖子里,披着皮草的披风,山风吹动了他的衣襟,也吹动了他的发梢。远处的汴京,当真是好大一座城市。尽管很久以前,王言也看到过,但毕竟不是经常看的。时隔许多年,再看感觉也是不错。

“好看,还是少爷想的好,来这里看过了,一辈子都忘不了。”小栋梁连连点头,痴迷的看着偌大的汴京城。

虽然大宋没有大唐的武德,但是对于汴京城,大宋的人们却是一样的向往。毕竟总是听说汴京城有多好,总忍不住要畅想一番的。无奈,这时候大多数的人们,一生也出不去百里方圆。

到了一千年后,一样有人此生没有出过县城,一样有很多人想要去看看北京而不能。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很奢侈。

“走了,咱们先去大吃大喝一顿,再好好的睡一觉。这几天坐船,晃的少爷我这身子软绵绵的。”

王言迎风舒展着筋骨,随即转身上了马车,一行人下了小山坡往城里过去。

这马车是盛纮安排过来接的,老丈杆子准备的很全面,安排的挺妥当,十分关照宝贝女婿。…。。

如此一路晃悠到了城门口,由着把守城门的禁军以及小吏查验了文书,终于进到了汴京城内。

“姑爷,咱们去哪吃酒?”

看着王言等人土包子进城,慢悠悠的走,到处观瞧的样子,盛纮派来的京城管事不得不问了起来。

“自是要去樊楼的,听闻樊楼乃京城酒楼之首,既来了京城,总要去见识一番的。”

“姑爷所言极是,自是要去看一看,那我等照直走便是。樊楼就在皇城外不远,端是气派。”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六道妖神 快穿宠夫:我家男主特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