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科幻灵异 >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 分卷阅读140

分卷阅读140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男主绝嗣?看我好孕系统带你飞! 末世渣滓 朝廷走狗的绝症离职日记 你也有病啊! 瑜不掩瑕 进攻犯规 绝美万人迷深陷修罗场[穿书] 使坏 蝴蝶标记 淌入河流 苍白月光 薄情 末世:逍遥游! 龙傲天和他妈妈 当我老婆变成老攻 宿主被位面反派觊觎了 天灾后我靠异能种田发家 迷雾降临,从零开始无限进化 暗域中的游戏 我从墓中来

唐雎对身后的喧嚣置若罔闻,在夕阳的余晖中一步步往丹墀下的殿阶走去,待行至最下方一阶台梯之时,他才慢慢回首往宫殿望去,喃喃道,

“五万石煤石换一颗丹药,来年若不继续征九成之税,他该如何补上这亏空只盼魏国被攻破后,秦王能如善待韩民那般,给我魏国百姓留条生路”

待魏国废除太子的消息,被探子传回列国之时,已是农历八月金秋,随着各种作物的陆续成熟,又一个农忙时节到来。

在纯粹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这是一年之中最能牵动所有人心绪的大事: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人来年的口粮、豪强来年的开销、朝廷来年的税收,全指望着这承上启下的“秋收”来延续。

在如此重要的时刻,自然谁也没心思关心魏国那点破事——难得遇到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若不赶紧抢收庄稼,只消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这一年就彻底白搭了!

正因如此,秦国咸阳工坊和各地煤场全部停工一月,大伙正热火朝天奔波在田间地头,高兴收割着黍米、菽豆、水稻、小麦,除了这些秦国原本就有的作物,他们还要拔花生、摘芝麻、收糯米、挖土豆

这些从前压根没听过的新作物,让每个秦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比往年丰收更灿烂的笑容——

秦国关中肥沃之田种植的小麦,最多不过亩产一钟,而产量更低的菽黍则只有三四石,至于其他贫瘠些的土地,产量则更低。

可现在,这些高产种子种出来的粮食,在众人瞠目结舌的见证中,得到了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大丰收:土豆亩产达十钟,玉米亩产八钟,糯米亩产四钟,水稻与小麦亩产六钟,花生亩产四钟

这意味着,秦国来年若全种上这些高产之粮,一年能得从前六七年之总数!

如此一来,老秦人家家户户能吃饱,也就是两三年的光景。教他们如何不狂喜?

更别提还有挂在枝头红彤彤的辣椒,埋在地里的胡萝卜,七七八八种的各种“调料”

在这令人恍惚又心跳加速的秋收盛况中,从前因畏惧秦法而讷讷寡言的秦人,这些日子也时常在干活之时攀谈几句。

他们翻来覆去讨论的话题,无非也是同一个:等从官府领完粮食后,他们要挑上满满一筐小麦去磨粉,让全家能饱饱吃上一碗满满冒尖的手擀面!

说到这里,他们仿佛已经闻到了雪白的麦粉揉成面团后,那劲道又喷香的面香味,纷纷忍不住砸吧了几下嘴,手上的动作倒半分也没落下。

一碗清水手擀面,对无须亲自下地劳作的富户而言,自然算不上美食。

但对这些底层百姓而言,他们从未吃过稻米饭,也想象不出精贵的水饺是何滋味,用小麦磨粉制成的清水手擀面,已是他们这辈子吃过最美味的食物,平日还只舍得吃半碗呢。

大伙想到这般美味的吃食,来自王上特意为各地传下来的“面食食谱”,干活的速度顿时更快了——这等珍贵的食物方子,哪个大户人家不当传家宝藏着?就我大秦王上对草民最慷慨,里正宣读的食谱上,不但有面条,还有馒头包子水饺煎饼

如此多美味,不多干活怎能吃到?

原本一脸严肃的监田吏们,在史无前例丰收的喜悦冲击下,也难得露出了几分笑容,捧着竹简站在一旁,目如鹰隼地记录着农人们收进箩筐的粮食,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快就有一辆辆马车驶来,将这些留来做种的高产作物运往郡中粮仓。

此事还要从嬴政颁发的一个新政说起,他考虑到今年高产种子数量不够,至少有大半田地种植的仍是秦国原本的种子,若按原本的征税之法,将对大部分百姓不公。

故而早在春耕之时,他便下诏临时变更了征税办法:所有秦国之民,今岁田地不论何种作物,皆尽数先收入官府粮仓,官府则以每亩一钟菽麦的标准,统一计算他们的收成,再按各户种植的土地数量抵扣泰半税赋后,以足额的菽麦黍交付给百姓。

而按许多地方原本的产量,根本达不到亩产一钟,同样是泰半之税,亩产两石和亩产一钟比起来,自然是产量更高的算法对百姓更划算。

这道诏令,既是嬴政在继续试探朝堂的反应,也是有心给老百姓多留点口粮。

秦国这番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让开荒的赵魏之民看得羡慕不已,许多人想留在秦国的心愈发坚定起来。

辽阔的耕地,高产的种子,宽仁的君王,这三样叠加起来的诱惑,足以让他们义无反顾抛弃母国。

作为小老百姓,他们固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猎罪文档 折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