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仙侠小说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22章 西洋之行

第22章 西洋之行 (第3/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寻仙:千古死局吾破之 玉剑仙缘 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间烟火 瓦尔克伦之书 今日无事,勾勾生死簿 蝼蚁鸿鹄 仙道凡俗 道与天齐 上道仙途 大宇宙修仙行 朝圣途 被流放之人与深海来客 混沌至尊转世重生 穿越到异世界成为魔物使者 龙族再起 原灵诀 神隐仙途之星辰修真录 她想做那剑修魁首 异途诡道 仙门不收,我红尘入道独断万古

这么做,似乎很有效的样子……

大汉能不能也这么做?不在西洋,而是在西域诸国……让他们亲近大汉,让他们变成大汉的基地、为大汉服务……

说起来,前些年那个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的张骞到底如何了?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官方的唯一一次出使西洋活动。郑和之后,再无他人。】

【停止下西洋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财政的难以负担。】

【出使西洋并不是完全无利可图。第一次、第二次,郑和带领船队都带回了大量中原缺少的香料、珍宝,如胡椒等,这些金银财宝支撑朱棣进行了大量建设活动;但由于船队庞大,带回的香料等物数量过多,导致香料价格开始下降,及至后来,香料等的价格便使得出使西洋成了一个赔本的买卖。】

【另一个方面,是官僚和皇权的博弈。郑和出使西洋,带来的珍宝等大多是直入皇帝私库。大臣们分享不到出使的利益,反而有时要被损害利益,如当胡椒降价后,直接被当成了俸禄按原价发放。而倘若停止官方出行,而改为私人商贸,他们便可获取更多的利益。】

【朱棣之后的皇帝,大多并没有多少强烈的出海欲望,加之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所以日后官府出海一事不了了之。】

【那么私人出海呢?实际上,偷渡出海屡禁不绝,特别是大商人、沿海一带的富商巨贾们。】

【那官府开海禁呢?这其实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在皇帝打算正式开放海禁时,已经到了明朝中期,此时各个利益集团也已经有所成型。开放海禁,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尝试出海,这对于垄断出海贸易的顶尖商人、以及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官员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此,虽然直到最后,海禁政策名存实亡,但正式彻底废除海禁的明旨从未下达。】

这段话,无疑戳到了所有皇帝的肺管子。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又开始磨牙。

听着那森森的磨牙声,刚刚起身的大臣们都开始犹豫,是不是干脆再跪回去?

江浙!沿海!朱元璋开始在心里点名,数人头,违背禁令、私自出海,本就是杀头大罪;他们还为了一己之私,结党营私,欺上瞒下,阻碍朝廷正当政令,挖他老朱家的钱……

他对朱标说道:“标儿,待会儿去查一下,现在朝廷里有多少江浙沿海地区的官员。”

以后,不仅得对这些地方的官员进行限制,对这些地方的豪商巨贾们,也得仔细盯着啊!

永乐十六年。

朱棣想到之前神迹说的,太孙登基后是最后一次出行,于是看着朱瞻基,语气平淡道:“太孙啊,这个绳子,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紧;这么多东西,什么应该抓住,什么可以暂时放手,都要仔细考虑、细细斟酌啊。”

朱瞻基皱着眉头,起身郑重应是。他可能确实需要重新梳理一遍这些年的经历,再思考一遍了。

宋朝。

赵匡胤有些发愁,他好像自从神迹捎带上宋朝开始,就一直在发愁。

不过,这次发愁和那些不肖子孙们无关,他在发愁宋朝的海外商贸。

毕竟,很显然,宋朝的海贸将会日渐发达,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皇帝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控住海贸的权力,而不是被下面的官员和商人糊弄哄骗呢?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这些人官商勾结、反过来压制皇帝的可能性呢?

他叹了口气,怎么就这么多问题呢?而自己身边的人,他看了看弟弟和儿子们,嫌弃地移开视线,怎么都这么碍事儿、伤眼、无甚大用呢?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天地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