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之一——王中军的特殊关系,先后参与冯小刚系列影片,在2001年的《大腕》、2003年贺岁片《手机》和2005年年度大片《天下无贼》中连续现身。
引爆网络电影
但是,宝马在钟情电影置入式营销的同时,也开始把目光转向网络营销。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01年,当时,就像其他市场营销人员一样,宝马也停止了以人口特征为导向的营销(基于年龄和收入定位目标客户),而转向钟情于以心理因素为导向的营销(基于心理认知和生活方式定位目标客户)。这时候,由于网络经济的冲击,广告空前地多了起来,消费者甚至感到不知所措。
在巨大的网络狂潮面前,绝大多数公司还停留在依靠自动弹出的小广告或者靠恶意链接来推销产品。宝马也开始采用网络轰炸的方式,放弃了单纯地依靠电视广告、平面广告以及古怪的互联网促销。在经过一系列风暴后,宝马采取了一个打破常规的做法,即把电影营销和网络营销整合在一起,将一系列电影短片放到互联网上。
宝马成功地说服了一些大牌导演来接手这些纯粹商业性的电影短片,这包括曾经导演过《格斗俱乐部》、《七宗罪》的大卫·芬奇以及约翰·弗兰肯海默(《罗宁》、《谍网迷魂》的导演)、李安(《卧虎藏龙》的导演)、王家卫(《春光乍泻》的导演)以及盖·瑞奇(《两只大烟枪》的导演)。这个项目的结果是拍摄了五部短片组成的系列电影,并被命名为《雇佣》(《The Hire》)。这些电影短片共花掉了1 500万美元,大约是拍一部30秒电视广告费用的10倍,但是效果惊人,浏览者约1亿人次。
2006年,自成功推出网络系列影片——《雇佣》,宝马便开始涉足另一个新型媒体舞台——“有声读物”。首次推出的四部短剧将宝马产品的精髓与可观赏性完美融合在一起,2006年2月,第一部短剧推出。用户可以将它们刻制成光盘,也可下载到iPod电脑或MP3上。
▲虹▲桥▲书▲吧▲BOOK。▲
第31节:传播中的海浪现象(2)
故事剧集专为驾驶员在途中欣赏设计,每集平均时长45分钟,正好是驾驶员通常单次的驾驶时间。最先推出的四部剧集将分别讲述与BMW X3,BMW 1系,BMW Z4以及BMW 7系车型相关的故事,剧本分别由知名作家和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新秀执笔BMW英国市场营销部经理Richard Hudson说:“BMW有声读物是继BMW系列影片成功之后的又一种创新的市场营销方式。有声读物采用了一种既传统又富创新的形式,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给具有前卫思考方式的读者。”
奥运会的百年“联姻人”
2005年8月21日,当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聂奕德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共同宣布,可口可乐与国际奥委会签署的全球合作伙伴协议将延长12年,即由2009年延续至2020年,聂奕德和媒体记者开了一个玩笑,“我们的婚龄已经有77年之久了?再过3年就又可以在北京举行个结婚纪念。”
而实际上,若从1928年可口可乐第一次牵手奥运的时间来计算,到2020年的合同期,它们的婚约几近百年,堪称体育史与营销史的双重佳话。
在过去的77年间,可口可乐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对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赞助带给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一次独特的、难忘的奥林匹克经历。可口可乐公司为奥运会提供的赞助使得全世界的运动员能在国际体育大舞台上同场竞技,并使200多个国家的可口可乐消费者和亿万人民能共同分享这项体育盛事。可口可乐公司与国际奥委会在寄托着人类美好的“和平、信念、希望”的奥运盛会上精诚合作、互利共存;在“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指引下,共同推动国际体育竞赛和世界和平的发展。
在和奥运长久合作期间,可口可乐在历届的奥运会中缔造了不少的里程碑和有特殊意义的事迹。可口可乐公司传播奥运文化及向全球更多的人们提供奥运参与机会的努力获得了普遍的赞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还特别致函可口可乐公司,感谢可口可乐公司和每一位员工为奥林匹克的梦想和热爱奥林匹克的人们所做的一切。
短期内人为创造波浪现象
有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改变一个习惯,通常需要至少21次有意识地新习惯重复,才能在第22次自然变成新习惯。
同样的原理,一个品牌要改变